葡萄炭疽病
| 来源-本站原创 | 作者-本站 | 2012-08-29

概述

葡萄炭疽病又名晚腐病,在中国各葡萄产区发生较为普遍。为害果实较严重;在南方高温多雨的地区,早春也可引起葡萄花穗腐烂。 
中文学名:葡萄炭疽病
拉丁学名:Glomerella cingulata、Colletortrichum gloeosporiodes
别称:晚腐病
界:真菌界
英文名:Grapevine anthracnose
病原中文名:围小丛壳菌,无性期为胶孢炭疽菌
病原分类地位:子囊菌亚门
主要危害作物:葡萄
主要为害部位:果实、果梗、穗轴、嫩梢和叶柄

病害症状

   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,同时危害果梗、穗轴、嫩梢和叶柄;初发病时可见果实上有水渍状浅褐色斑点或雪花状病斑,以后逐渐扩大而呈圆形,并变成深褐色,感病处稍显凹陷,并有许多黑色小粒点排列成圆心轮纹状,若空气湿度较高,小粒点上涌出粉红色黏胶状物,病害严重时,病果逐渐失水干缩,极易脱落;发病花穗自花序顶端小花开始,沿花穗轴、小花、小花梗侵染,初现淡褐色湿润状,渐变黑褐色并腐烂,有时整穗腐烂,有时只剩几朵小花不腐烂,腐烂小花受震易脱落,湿度大时,病花穗上长出白色菌丝和粉红色黏稠状物;嫩梢、叶柄或果枝发病,形成长椭圆形病斑,深褐色;果梗、穗轴受害重,影响果穗生长或引起果粒干缩;叶片发病多在叶缘部位产生近圆形暗褐斑,直径2—3厘米,湿度大时也可见粉红色分生孢子团,病斑较少,一般不引起落叶。

病原特征

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,病原菌为围小丛壳菌(Glomerella cingulata),无性期为胶孢炭疽菌(Colletortrichum gloeosporiodes),属子囊菌亚门真菌。子囊壳半埋生在组织内,常数个聚生,梨形或近球形,深褐色,有短喙,周围具褐色菌丝状物及粘胶质,大小125~320×150~204微米。壳内有束状排列的子囊,子囊棍棒状,无色,大小55~70×9~16微米,子囊内有8个子囊孢子,椭圆形或稍弯呈香蕉状,单胞无色,大小12~28×3.5~7微米。

  葡萄炭疽病菌无性世代有两种:其一为Gloeosporium fructigenum。Berk.称果生盘长孢菌.另一种为:Colletotrichum ampelinum caV.称葡萄刺盘孢菌,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前者分生孢子盘盘状,盘上聚生安瓿瓶状、短小、无色的分生孢子梗,孢子梗顶端着生长椭圆形分生孢子,并有粘液,分生孢子大小10~35×3.5~7微米,单胞无色,两端钝圆,内含一油点不明显。后者分生孢子盘略小,基部聚生分生孢子梗,其间长出深褐色刚毛,直或曲膝状,具分隔,末端细胞钝圆,其余和前者类似。有报道:col-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.称盘长孢状剌盘孢,属半知菌亚门真菌。也能引起葡萄炭疽病。

发病条件

   病原菌主要是菌丝体在树体中的一年生枝蔓中越冬。翌年春天随风雨大量传播,潜伏侵染于新梢、幼果中。待温度为20℃~29℃时,可在24小时内出现孢子。夏季葡萄着色成熟时,病害常大流行;降雨后数天易发病,天旱时病情扩展不明显,日灼的果粒容易感染炭疽病;栽培环境对炭疽病发生有明显影响,株行过密,双立架葡萄园发病重,宽行稀植园发病轻;施氮过多发病重,配合施用钾肥可减轻发病;该病先从植株下层发生,特别是靠近地面果穗先发病,后向上蔓延,沙土发病轻,黏土发病重;地势低洼、积水或空气不流通发病重。

 




顶部
关于我们 | 免责申明 | 联系我们 | 站内留言 | 友情链接 | 站点地图 | 网站捐赠
Copyright © 2012 www.agr123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090132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