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白腐病
| 来源-本站收集整理 | 作者-D Yan | 2012-08-20

葡萄白腐病
葡萄白腐病俗称“水烂”或“穗烂”,是华北、黄河故道及陕西关中等地经常发生的一种重要病菌,在多雨年份常和炭疽病并发流行,造成很大损失。

中文学名:葡萄白腐病
拉丁学名:Coniothyrium diplodiella
别称:水烂或穗烂
界:真菌界
亚门:半知菌亚门
英文名:Grapevine white rot
病原中文名:白腐盾壳霉菌
主要危害作物:葡萄
主要为害部位:果穗和枝梢,也可危害叶片


症状特征

  病害主要为害果穗和枝梢,叶片也可受害,通常在枝梢上先发病,病斑均发生在伤口处,开始呈水浸状淡红褐色边缘深褐色,后发展成长条形黑褐色,表面密生有灰白色小粒点。当病斑环切时,其上部叶片萎黄枯死。后期病枝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呈丝状纵裂;果穗受害,先在果梗和穗轴上形成浅褐色水浸状不规则形病斑,扩大使其下部的果穗部分干枯。发病果粒先在基部变成淡褐色软腐,逐渐发展至全粒变褐腐烂,果皮表面密生灰白色小粒点,以后干缩呈有棱角的僵果极易脱落;叶片受害多从叶尖、叶缘开始形成近圆形、淡褐色大斑,有不明显的同心轮纹,后期也产生灰白色小粒点,最后叶片干枯很易破裂。
病原物  病菌为(Coniothyrium diplodiella(Speq.)Sacc.),壳小圆孢属。病部长出的灰白色小粒点,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。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,壁较厚,灰褐色至暗褐色,大小为118~164×91~146μm。分生孢子器底部壳壁凸起呈丘形,其上着生不分枝、无分隔的分生孢子梗,长12~22μm。分生孢子梗顶端着生单胞、卵园形至梨形一端稍尖的分生孢子,大小为8.9~13.2×6.0~6.8μm。分生孢子初无色,随成熟度的增长而逐渐变为淡褐色,内含1~2个油球。 有性阶段为(Charrinia kiplokiella (Speq.)Vuaka et Ravaz),属于子囊菌亚门,我国尚未发现。此外,病菌有的还能产生一种小型分生孢子器,有人称为“性孢子器”,其中产生小型分生孢子,大小为4~6×1.5μm,无色,短棒状,中部膨大。还有一种孢子类型,不生在孢子器中, 
  直接产生在无色、分枝且很长的分生孢子梗上(长180~200μm)。这种分生孢子(6~8×3~4μm)的形态和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相似。葡萄白腐病的病原物是一种半知菌侵害葡萄引起。
病菌生长习性  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~30℃,最高35℃,最低5~12℃。分生孢于在13~34℃间均能萌发,在空气湿度达饱和状态下,萌发率可达80%。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,在自然界比较干燥的情况下,能保持生活力8~10个月;如果保藏于实验室内,能保持生命力达7年之久。故分生孢子对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,有着很强的抵抗力。分生孢子萌发需要少量糖分的刺激,所需糖分,最低含量为0.01%,最适为2%,在0.001%的糖量中不能萌发。

病症

  此病主要侵害果实和穗轴,也能侵害枝蔓及叶片。 
  果穗感病,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,其穗轴和小果梗最易感病。初发病,产生水浸状、淡褐色、不规则的病斑, 呈腐烂状,发病1周后,果面密生一层灰白色的小粒点,病部渐渐失水干缩并向果粒蔓延,果蒂部分先变为淡褐色,后逐渐扩大呈软腐状,以后全粒变褐腐烂,但果粒形状不变,穗轴及果梗常干枯缢缩,严重时引起全穗腐烂;挂在树上的病果逐渐皱缩、干枯成为有明显棱角的僵果。果实在上浆前发病,病果糖分很低,易失水干枯,深褐色的僵果往往挂在树上长久不落,易与房枯病相混淆;上浆后感病,病果不 易干枯,受震动时,果粒甚至全穗极易脱落枝蔓发病一般在有损伤的地方,如扎心部位或新梢和铁丝磨擦之处等。蔓上病斑初呈淡红褐色水渍状,以后色泽逐渐变深,表面密生略突起的灰白色小粒点。白腐病菌能分泌毒索,分解纤维能力很强,故病蔓后期往往是皮层与木质部分离,纵裂,

|<< << < 1 2 3 > >> >>|



顶部
关于我们 | 免责申明 | 联系我们 | 站内留言 | 友情链接 | 站点地图 | 网站捐赠
Copyright © 2012 www.agr123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09013243号